剛從立山黑部之旅回來,因這些年日本人也開始發現西藥的問題,對(中醫)漢方的用藥開始流行,於是我在藥妝店看到這些開架在賣的漢方。
我當下真的驚訝,包裝不說,但他們的分類和適應症寫得很好。像圖中有一包其實是豬苓湯(左下有小小寫),但它大大的字寫"殘尿感,尿痛,尿澀"(我不會日文,但還算寫得清楚吧?)
今天如果是台灣人,突然小便小不出來,尿道口有點痛,大概就急診一下了吧,可是之前有看女巫分享的話,還記得有一天女巫婆婆一樣小便小不出來,女巫趕去開了豬苓湯,吃一次後,小便就順了,後來讓婆婆再吃一天,反正從開始吃開始的小便就好了,順且不痛,原本堵在輸尿管的濁物也從小便出。
今天婆婆因為媳婦是中醫,免於急診時間還要痛上一陣子,可是其他台灣人呢?而日本人呢?他們樓下藥妝店就買到了。
以上的小便問題其實是發炎的前期,沒處理好就真的發炎了(發炎出現的可能多了血尿灼熱感等等,圖中在豬苓湯旁的漢方適用)。還有暈眩(圖中苓桂朮甘湯),是很初期的症狀,可能因為這陣子喝水太快,休息不夠,突然平時不暈,卻突然暈了,就可以用來去水濕。
吃漢方(中藥處方)最大的好處,是治根。如果一開始暈眩就吃苓桂朮甘湯,水去掉就好,不會有副作用,也不會因為水濕還在,久積成其他病(也會引起高血壓等)。
如果暈眩初期去看西醫呢?也許檢查一大堆說沒痛,好吧,水濕積在體內,等有天出大病了。
而且另一點日本開架漢方的優點,是適應症寫得準確,且一個症通常會有不同症型,不同症型要用不同處方(比如頭痛,可以太陽頭痛,可以陽明頭痛,可以少陽頭痛),這種不好歸納的他們寧願不出,只出症型只有一種,最多2種,讓一般人也會分辨的。(例如圖中看到高血壓暈眩就有兩種,但像糖尿痛,對到中醫的方式是有很多不同症型,怕你不會分辨乾脆不出,請自行看中醫開方)
旅遊時女巫只有帶針,沒帶備用藥,一直拉車屁股第一天就坐酸了,第二天開始腳就有點空虛感,雖沒抽筋也沒到麻,但到後幾天坐車一小時就坐不住一直想站起來,覺得氣血下不了腳底的感覺,所以女巫買了他們的漢方--芍藥甘草湯。
圖中有看到的芍藥甘草湯是主治腳抽筋,在中醫醫師裡應該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好處方,也是腳抽筋最常用到的處方。再想想如果在台灣大學腳抽筋用什麼方法?而日本呢?
芍藥是柔肝血,讓下肢血循環收回肝臟(再到心臟),筋急是肝血不足,所以用芍藥把下肢循環推一把,循環快了自然血可以回肝,筋就不急了。
而女巫試藥結果,裡面12包顆粒狀,建議用藥是一天3包分3次,這種劑量因為要給一般不懂醫的人吃,都會比較少一點,因為女巫學醫比較清楚是適合的,所以我都一次兩包(就是沒耐性啊!)
吃第一次(2包),屁股還是酸,但腳就不空了,回台後還有吃,下肢循環不會有不適感,覺得真不錯。
加上很多人去日本就知道,他們對藥的製作是很嚴謹的,比起台灣的藥算是可以放十萬分心了。
下次去日本旅遊,大家也可以買些備在家裡喔!
BTW, 不得不說,台灣人真的很可憐,美國日本韓國等的先進國家都搶著發展中醫,我們還在崇洋媚外,唉,台灣的醫學覺知力有待提升啊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