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四, 10月 31, 2013

【中醫觀念】五臟與寶寶(二)





懷孕期間,五臟裡以養肝、脾、腎最為重要。

不管是懷孕期間的不適症狀,或是一般婦科時的經痛、經前症候群等,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這些表現其實是表示五臟出了問題,當五臟無法互相制約平衡時,人體內而外,就會顯現出一系列的症狀。


不過千萬別誤會,不是心、肺對懷孕就沒影響,而是以女巫就臨床上看到的病例來說,肝、脾、腎對女性婦科影響還是較為主要。


脾為後天之本

脾在中醫裡主肌肉、主四肢、主少腹(註1)、主運化(註2)、主濕、統血。

參考《黃帝內經》會發現,在中醫的觀念裡,寶寶在母體要成長,媽媽必須從食物中提取好的營養,轉化成奶水後(所以胸部會很脹滿又有重量),奶水再從胸中經過衝脈和任脈引導到子宮,小孩就是這樣吃飯的。(註3


正因為脾胃是後天消化及運化營養的地方,你吃了什麼,當然會影響自己,同時也會影響到寶寶後天的健康。

如何看出脾胃問題呢?

脾氣虛的人,較易吃飽想睡,由於運化營養的力氣不足,也就是西醫說的「缺氧」,因此平時也易倦體力差(因為脾主四肢),由於運化差、容易積濕,少腹會比較大(脾主少腹)。

當然,濕在不同的地方表現也不同。婦科方面,濕盛之人(尤其懷孕後脾運化之力供母體與寶寶兩人,會變得運化更差而容易積濕),所以孕媽咪會出現比較多的分泌物。

另外很多會孕吐的媽媽,大多也是因為脾胃寒、脾氣不足,無法運化水谷精微(人體消化的營養物質),導致消化系統不暢,就會有吐「逆」的現象。(正常從吃到出來是往下走,往上吐就是逆了)。

1:少腹=肚臍下的小肚子
2:運化=營養的運行與食物消化
3:《素問.上古天真論》:「二七而天癸至,任脈通,太沖脈盛,月事以時下,故有子。」

補充說明:圖片是網路蒐集而來,如有侵犯您的權利,請留言告知,我們會立即撤下。

延伸閱讀:

沒有留言: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